9月8日至17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举办了第二届中美欧青年精英交流项目。我很荣幸参加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项目,其中既有深度的思想交流和专题研讨,也有相关的考察活动。此次项目给我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使我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尤其是它悠久的文化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

此次项目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组织。该协会成立于1981年,总部设在北京,成员包括中国各党派领导人、非政府组织负责人、民族和宗教团体以及学术界代表,其宗旨是促进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个项目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活动参与级别高,内容丰富。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精心安排下,来自中、美、欧各国的11位青年代表积极参与,团结一心,在短短的10天内,增进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了解。

在北京,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刘洪才副部长亲切会见了代表团成员。他和我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认真听取了各位代表介绍各自国家的情况,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指出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开展更多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目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组织开展了交流,愿意秉承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寻求和平发展。

这个项目给了参与者一个交流思想、各抒己见的机会。两位学者——郭威教授和翟崑教授主持的主题交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郭教授的主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的对外开放中,中国的个体经济发展很快,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中国共产党也尽力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实施积极的调控政策,将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翟教授的主题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主要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角度阐释。“一带一路”有可能创造未来国际秩序新的平衡点。为打造经济合作的桥梁,需要维持和平合作的外交关系,了解不同参与者的文化背景。“一带一路”很可能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其中期目标是实现欧洲和中国的互利共赢,欧洲的商品可以出口到亚洲市场,中国的商品也可以出口到欧洲-地中海地区。全球化并不是传播经济和文化帝国主义,而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开放市场。

在北京,中外方代表共同参与了题为“变革·治理·合作”的国际研讨会。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喇灿先生的发言,他向我们介绍了西藏的情况。自1965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后,贫穷落后的西藏地区跨越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开放式发展等重要阶段,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主要的发展措施有四条:一是结束了西藏半殖民地的历史,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寻求同周边国家互利共赢的发展;二是康藏、青藏公路和当雄机场的建设加强了拉萨和北京的联系;三是在西藏建设工厂、现代农场、银行、贸易公司、邮局及电信公司,促进当地的工商业发展;四是引入高级耕种技术,建设新农场,通过农业刺激经济实现重大发展。今天的西藏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充分享受到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

结合此次项目的主题,我们在北京还进行了一些实地考察。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坐落着许多信息领域的前沿企业。这一科研创新园区得到当地政府、中科院的支持,开展了与大学的合作,为青年人提供了创业以及为科技信息领域企业研发项目的机会。为使代表们更多了解中国的青年人,我们参观潮外·社区青年汇。与全北京数百家青年汇一样,它是青年人聚集的场所,在附近社区青年人和青年团组织的参与下而充满活力。这里并非单纯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而是为青年人提供广泛的场所,使他们通过体育活动、课外学习以及中心组织的娱乐活动(如跳舞、棋牌、桌游等)进行社交。很有趣的是还有进行传统式修习的场所以及辅导老师。青年人经常光顾这些地方,使得这里能够传播当代中国青年人的思想,他们友好、开放、面带微笑,同时遵守规则并且热爱学习。

在北京城市学院的参观着实令人震撼。对于见惯了学术机构优美而杂乱景致的西方人而言,这一参观确实独一无二。这所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立于1984年的大学,其巨大的占地面积、现代化水平、宽敞的教学楼、宽阔的绿地和运动场、整洁的学生宿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接受本科教育后,就已经掌握了与今后就业方向相关的本领。中国的大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创新与传统和谐相处,无论是信息专业,还是传统书法,都为当代社会输送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日程中有一项是拜访当地家庭,由当地家庭招待我们一天。从社会学角度说,没有什么比跟本地人生活在一起更能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中国人独特甚至近乎让人有些尴尬的热情外,还有老百姓显著提升的生活水平。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GDP的快速增长,老百姓的购买力和家庭生活水平也相应大幅提高。即使小区规模很大,楼房也很体面且整齐有序,绿化面积宽阔(并不断扩大,也是出于减少污染的考虑),幼儿园和学校设施近在咫尺。在北京这样一个拥有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里,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外来游客而言,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条街道都能有极大的安全感,不用害怕遇到像我们城市里不时会出现的罪犯或者流浪汉。

在北京度过了忙碌而紧张的一周后,参会者来到青海省省会西宁继续访问。这个内陆地区的省份对于很多外国人而言可能有些陌生,但不管是从经济还是旅游角度而言,它无疑都是极富潜力的。青海省省名源于青海湖,意为绿色的大海。该省位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发源于此,长江、澜沧江支流亦汇集在这里。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鸟类众多,野生植物有200多种,很多都是珍稀中药材。青海湖距离西宁仅两小时左右,往来便利,风光绝美,一望无垠,远处是终年积雪的山峰,山上寒风凛凛,牦牛以食草为生。这里绝对能够称为旅游胜地,可以轻松到达,个别爱冒险的自行车爱好者选择从西宁南部崎岖的小路前来则另当别论。青海是中国较为落后的省市之一,但近年来,得益于西宁周边钢铁等重工业、柴达木石油天然气提炼工业、以先进科技为基础的农业、传统中医药所必需的药用植物的种植以及大型水电站(全省共有178座)的发展,青海经济突飞猛进。另外其他可替代性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风能等也得到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西宁机场非常现代,三个小时的飞机即可到达首都北京。另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这一铁路将西宁与拉萨连接起来,途径44站,可容纳8辆列车同时行进在铁路线上。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目前青藏铁路是将西藏与中国其他城市相连的首条铁路,80%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铁路总长度为960公里。为了翻越无数的河流和高山泉眼,全线共架桥675座,长度达160公里。

民族的多样性是青海省文化积淀的前提。青海拥有520万人口,50%左右为汉族,还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和蒙古族。众多的佛教庙宇和不断修复的文物古迹体现出西藏元素,青海文化也因此广泛受到藏文化影响。实际上青海史称安多,历史上曾属于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雕像就在西宁附近的塔尔寺。青海的许多旅游胜地都坐落于首府西宁,这座城市富有生机,藏族、回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更值得一提的是藏医药博物馆,可谓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传统文化的典范,这里展示着从古至今西藏日常生活的发展史以及藏传佛教的瑰宝。博物馆现存有一件绘画珍品,是一幅长达618米的唐卡,它是400多位艺术大师手工绘制而成,珍藏在一个精美的迷宫中,反映了从传说中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到雅鲁藏布江的松赞干布大师及至近代的西藏文化史,讲述了从古老的苯教及其他宗教流派(至少8个)的宗教文化艺术,这些教派之间并非总能和平相处,但它们丰富了藏传佛教的历史。

西宁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还包括大清真寺,代表团也有幸参观。从建筑学角度看,东关清真大寺将伊斯兰教典型的圆形穹顶与中国经典佛塔形式相结合,十分引人入胜。

在西宁的短短几个小时里,参会者还前往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进行参观。近年来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奥运冠军,包括创造世界游泳记录的著名世界冠军孙杨。

此外,参会者在西宁有两场重要会见。一场会见是同青海省省委常委马顺清的会见,另一场是在西宁市委党校参加了“发挥地方优势,促进区域合作——以青海省参与‘一带一路’为例”的研讨会。研讨会议题围绕“一带一路”展开并非偶然,它反映出中国的学者格外关注这一涉及地缘政治一体化以及相关地区经济和文化动向的议题。

短短这些文字显然无法穷尽此次中国之行带给我的所有思考。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只有深入了解它才有资格评论它。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睿智的态度依然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了解它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也才能了解它能够取得持续、稳定、和平发展成绩的原因。中国之行中多次提到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中国为适应发展、传承历史文化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当然还有中国目前正在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欧洲而言都是经济互惠互利、文化互尊互鉴的难得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