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谷文昌的故事》在中国湿地保护 法正式实施之时全国公映引起强烈反响

6月1日下午,湿地让生活更美好——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持湿地、保护人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云)公益宣传活动在腾讯会议云视频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来自社会各界近200为嘉宾出席了会议。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本次公益活动还进行了现场直播。活动由国家开放大学杰出校友、著名歌手,节目主持人王国权倾情主持。 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国权 活动开始,首先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E CI 国际数字创新节影视创新委员会主席樊勇新致辞。随后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要领导、专家、学者等嘉宾发表了致辞。致辞的领导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新闻局局长中张凡;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会长倪健中;著名建筑领域专家、国际院士、国际标准组织装配式建筑分委员会主席( ISO /TC59/SC19)尹伯悦院士;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主持嘉宾张维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创始会长王正良等嘉宾。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和樊勇新主席 期间中国收藏家协会将军名人名作收藏委员会主任黄齐国将军向各位嘉宾展示了原沈阳军区政委黄献忠上将为本次公益宣传活动所提的“湿地让生活更美好”书法作品。 黄献中上将赠给本次活动的书法作品 活动开始前和进行中还播放了名家对本次活动的祝福视频。为大会发来祝福视频的有(按照嘉宾发来顺序),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著名画家丁绍光;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著名语言艺术家乔榛;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香港著名影视演员翁虹;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国权;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毛猛达;著名钢琴演奏家孔祥东;著名导演尹哲;著名艺术家王小慧;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张目;著名影视演员斯琴高娃;著名影视演员刘晓庆、阎妮、迪丽热巴、卢奇、唐群、钱漪、马冠英、曹世平、钟小丹、裘丹莉、马东延、汪荃珍、陈倩雯、民歌手谢军、姚博慧、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负责人蒋位卿、谢赛玖、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家賈雲峰博士、著名建筑领域专家主席尹伯悅、国学大师张乐群、著名古建筑专家史建华 、全国知名优秀律师曹海燕、教育导师云飞、中华环保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总召集人彭应登。 活动现场,通过纪录片《一个真实的故事》诠释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乔榛老师深情的朗诵《小草的心》广受好评;电影《谷文昌的故事》主创人员见面会感动人心;《非诚勿扰》等文艺作品的片段,让现场嘉宾共同回顾了我国在湿地保护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著名青年导演尹哲代表现场嘉宾宣读了《倡议书》。著名艺术家王小慧女士,作为全球10000张笑脸活动发起人,用笑脸传递希望传递梦想。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的经典励志歌曲,电视剧《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令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最后在群星合唱《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公益活动圆满落幕。 由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协助拍摄的戏曲电影《谷文昌的故事》在这次活动中大放异彩。谷文昌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是治理改造恶劣生态环境的优秀代表人物。他带领东山人民苦干14年,把东山岛——这个寸草不生的荒沙岛变成了峰峦叠翠的绿州。电影《谷文昌的故事》浓缩了谷文昌的光辉一生,在观众中产生了強烈的反响。 联合国国际协调局局长蒋位卿、上海万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赛久、电影《谷文昌的故事》导演、编剧张芳、谷文昌扮演者马东延、史英萍扮演者汪荃珍,应邀岀席了本次公益活动,并做了专题发言,为公益活动增添了光彩,产生了轰动效应。不少参与者当场表示要观看《谷文昌的故事》,气氛非常热烈。 部分嘉宾祝福视频 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局长蒋位卿分享 电影《谷文昌的故事》编剧张芳分享 电影《谷文昌的故事》导演马会雷分享 谷文昌扮演者马东延分享 英萍扮演者汪荃珍分享 电影预告 电影预告

中外新闻社、上海榔棋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签署国际救援项目合作备忘录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 记者刘暖尧上海报道)疫情改变了经济全球化形态,但没有改变全球化发展大势。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无阻,跨越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沟壑,让世界经济之水活起来,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愿和福祉。2020年7月15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商会(上海国际商会)支持举办的“2020上海国际应急防疫物资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当日,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上海榔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代炜在会上签署国际救援项目合作备忘录。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局长蒋位卿、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李樟泉、中外新闻社国际项目部副总监张海英等见证签约。 中外新闻社2001年2月28日在香港成立。连续19年荣获国务院港澳办批准采访全国“两会”及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APEC会议和全球脑库论坛及亚欧首脑会议等重要会议;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港澳办“港审联字 [2011] 537号”文批准中外新闻社在北京设立“中外新闻社北京记者站”。 2006年6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外新闻社被联合国附属机构北/北合作组织、联合国城市管理最佳范例指导委员会、联合国国际生态与安全合作组织等三个机构指定对外宣传主流媒体;2017年4月,中外新闻社被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指定对外宣传主流媒体;至今为止,中外新闻社已有108个国家驻华大使是“中外新闻社时代新闻人物”,中外新闻社与各国大使馆保持密切联系。中外新闻社强势的媒体外交,有利于推动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合作。 上海榔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品质 100%聚丙烯的熔喷布、口罩和呼吸面罩等防疫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榔棋医联邦品牌的熔喷布产品符合 YY-0469(国标医用)GB-2626(国标防护),EN:14683(欧盟医用),EN:149(欧盟防护) 等标准。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并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公司以防疫工程为基点,以大众健康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引领潮流的标杆企业。 鉴于中外新闻社的影响力和外交资源优势及上海榔棋科技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布局和实力,双方认为合作条件成熟:继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全球防疫物资不断紧缺,中国作为全球化产业链中重要一环,防疫物资的生产和对外供应有助于全球抗击疫情。在此基础上,双方将在医疗救援、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服务等加强合作,打造全球防疫物资供需平台。  

刘长乐委员:打造“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之五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韦燕 马晓忠)2020年两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热门议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是区域发展的潜力所在”–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日前表示,目前,粤港澳三地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互为独立,大湾区青年政策比较碎片化,缺乏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连贯性的顶层设计。他建言,要在大湾区青年发展的议题上形成合力,需要从政策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大湾区青年管理工作常态化机制。例如建立大湾区青年发展智库,统筹粤港澳三地青年发展政策;编製跨区域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规劃》,作为大湾区发展规劃之配套性专项规劃。 刘长乐指出,香港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20%左右,而内地高教入学率在50%,广东省更达到70%。然而香港青年赴内地上大学意愿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香港青年内地文凭和专业执照在香港认受性低。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港澳主管部门与国家主管部门达成协调,实现大湾区专业证书互认;一方面可考虑鼓励内地的专业人才向港澳认证证书接轨,借助港澳专业证书国际标準,提高内地专业证书的国际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进程。 刘长乐说,粤港澳高校联盟於2016年正式成立,目前已涵盖粤港澳三地28所高校,其中包括12所广东高校,下一步要推动香港高等教育机构在大湾区联合办学,构建面向大湾区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体系。可以参照2019年欧盟委员会在欧盟範围内组建的「欧洲大学联盟」,联盟内院校的学生、博士生、员工和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些学校内无缝连接交换互动。 刘长乐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亦可借鉴国家科研经费进入港澳的制度创新,把港澳高校学校的创业活动也纳入国家支持範畴。建议政策支持广东高校构建打通产学研的新模式,打造“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在大湾区高水平大学周围形成培育产业园区,使在粤高校就读的港澳青年人才毕业后就能进入学校周边的产业园就业、创业,能够顺理成章的在广东定居就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探索打破一些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探索建立大湾区开放新模式。 刘长乐委员同时表示,多措并举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建设,是有利於大湾区建设,同时有利於香港青年未来发展,并促进香港社会稳定的大事、好事,应给予足够重视。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改革开放的热土,大湾区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0万,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去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备受全球瞩目。此次代表委员很多人都在热议研究这一国家发展战略。  

推动“粤澳融合”义不容辞 –访澳门全国人大代表何敬麟 —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之六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韦燕 马晓忠)2020年两会,年轻的代表委员格外受关注。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何敬麟是澳门何氏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也是澳门著名的社会精英。5月23日,两会新闻中心安排中外新闻社记者以视频方式采访澳门代表何敬麟先生。 何代表说,今年两会我特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尤其是横琴和澳门两地的发展规划。去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念日也产生了新一届政府。我们的新特首贺一诚先生在多个场合强调澳门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尤其是琴澳两地的发展。他也表达了希望横琴变成第二个澳门。在未来几年里,我们整体规划发展,把琴澳两地的人民和经济一起发展起来。 “今年两会期间,你提出《全力推动六个融合,为粤澳合作提质增速》的建议引起媒体关注。您认为:实现“六个融合”将如何推进各项工作?”记者问。 何代表谈到,我们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澳门要从一个小城走到另外一个高峰,所以一定要借助大湾区的力量。虽然我们很注重横琴的发展,横琴在澳门的旁边,但是人口只有一万多人,我们不能只依赖横琴的发展,我们又在广州大学城附近启动了一个“加速器”,利用广东来带动澳门,再配上横琴的发展。在这个融合的过程里包括创新融合,利用市场主体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把政府的基金和市场基金来联合启动。过去的几年,我们发现在单靠市场运作里面,还是会有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和不足,很大程度上我们又很依赖政府的支持。我认为,政府的角色只是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好让企业家和青年创业人才能对接,这样才能把创意、创业和政策扶持联合起来,才能达到联合发展的目的。 “今年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澳门列为粤港澳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为澳门谋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作为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你如何带领澳门青年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融入祖国发展大局?”记者问。 “首先澳门不缺乏人才,但是在大湾区里,我们的体量比较小,人口也比较少,所以我们要利用香港和内地人才培养机制和互相学习来带动人才发展。我们也很鼓励澳门青年走进大湾区去创业、就业。现在我们也在努力的把大湾区介绍给澳门青年,大湾区有哪些优势,哪些比较适合他们的,哪些又是他们不适应的,比如我会对想创业的年轻人说,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创业理念,你去了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你的机会也许不一样,这些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你想去大湾区发展,希望你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准备,才选择去大湾区发展。澳门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回归20年来,累积了很多经验和资源。我们的税率也是整个大湾区里最低的,我们的经济体也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如果青年去创业,如果成功了,我恭喜你。如果失败了,你也可以回到澳门,这里还是有很多机会等着你,让你再次发展自己。” 何敬麟是澳门何氏家族第四代传人,澳门著名社会活动家何贤之孙,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之侄,澳门工商联会会长、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 何敬麟说,作为澳门多个社团的负责人,他经常深入社区和市民聊天,发现他们的整体幸福感都大幅提升。“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是非常成功的,澳门居民对一国的认同感是很强的,对于“我是中国人”这一点,澳门人绝不含糊。

韦燕参加国务院新闻办5月24日新闻发布会: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北京报道)正值两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5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问。 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除了加大“六稳”工作: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度外,还增加了“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今年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新型消费的力量。“我们要顺势而为,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创新无接触、少接触型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培育丰富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线上消费。积极发展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信息产品,促进信息消费更新升级。” 此外,宁吉喆还强调,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加快布局支持新型消费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优化消费网络重要节点布局,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推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优化商业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包括发展小店经济、夜经济,这都大有可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华社、中国日报、路透社、彭博社、日本经济新闻、中外新闻社等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中外新闻社记者韦燕关注的问题:当前,外部环境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推动以“稳外贸”为重点的“六稳”政策措施落地? (详细报道见中外新闻网,新闻照片由国务院新闻办新闻网记者摄影)

韦燕参加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介绍《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负责人李豪文介绍《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介绍,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虽然保持了稳定向好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生命重于泰山,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决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研究制定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是: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保障机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要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年专项整治主要分两个专题和9个行业领域专项。两个专题重点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抓落实上有很大差距、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9个专项是聚焦风险高隐患多、事故易发多发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运输、民航铁路等交通运输、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9个行业领域,组织开展安全整治。三年专项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今年4月份为动员部署阶段,今年5月至12月为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为集中攻坚阶段,2022年为巩固提升阶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封面新闻、中外新闻社等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中外新闻社韦燕关注问题:《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当前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应急管理部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中外新闻社“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对话各国驻华大使”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纳格玛纳·哈什米(H.E. Mrs. Naghmana Hashmi): 中巴两国是患难与共的真朋友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刘登臣北京报道)连日来,一些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致函或其他方式,积极评价并支持中方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做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巴基斯坦巴一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携手应对,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3月16日来华访问,再次彰显中巴之间的特殊情谊。 4月15日, 中外新闻社“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对话各国驻华大使”栏目组来到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中外新闻社总编辑韦燕一行对话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纳格玛纳·哈什米(H.E. Mrs. Naghmana Hashmi)女士。哈什米大使谈到,中巴友谊因两国的务实合作焕发着新的活力,在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时候,一些国家试图用各种政治手段来污名化中国,把新冠病毒叫做“中国病毒”,也在各个场合打压和孤立中国,巴基斯坦立即做出回应,我们的总统及时到访中国,展现了对于朋友,对于兄弟,对于中国人民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 记者: 今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在中国爆发,巴基斯坦政府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这不仅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做出的贡献。捐赠有价,情义无价。患难见真情,现在中国也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请你谈谈最新情况。 哈什米大使谈到,在过去的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洪水,地震,非典还有其他的自然灾害以及现在的新冠病毒爆发,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全天候的战略伙伴”,一直坚定地站在中国旁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从未犹豫过,用举国之力拿出我们所有的医疗物资库存捐助给了中国。 哈什米大使谈到,在这期疫情期间,有很多中国民众和企业也给巴基斯坦了很多捐赠和支持,比如说呼吸机,红外体温计,N95口罩和其他专业防疫物资等等。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六趟专机把很多的救援物资送到了巴基斯坦。 中国还派出了医疗队,和巴基斯坦的医护人员一道在全力抗击疫情。我们使馆收到的物资,已经发了两趟专机运送回巴基斯坦了。第三趟专机就在今天晚上就会把这些物资运回到巴基斯坦。我们也对中国的媒体,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和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此次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纳格玛纳·哈什米(H.E. Mrs. Naghmana Hashmi)会面,带去了1000个医用口罩捐赠巴基斯坦。韦燕表示,中外新闻社的微薄之力希望在媒体做一个典范,号召有实力的中国媒体和企业关注巴基斯坦,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相信中国将始终同巴基斯坦坚定站在一起,使中巴关系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哈什米大使感谢中外新闻社对巴基斯坦的长期关心和支持,离别时,哈什米大使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向中外新闻社回赠礼物,共同祝愿中巴两国的情谊坚如磐石,天长地久! 中外新闻社执行社长刘登臣、副社长黄晓君、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新闻官希娜•菲尔多斯(Mrs. Hina Firdous )等会见时在座。